Sunday, April 26, 2009

以前看電影時的一些心得

以前看電影時的一些心得

======

愛是您‧愛是我 (Love Actually)

這是英國人的浪漫愛情電影
我的印象中 英國人都嫌美國人沒文化 水準差
他們對美國電影的感覺也是這樣

所以這部電影 當然不能像最近的
我的失憶女友 (50 first dates)
或是 遇上波莉 (Along Came Polly)
這樣的無里頭 要有一點深度

這部電影也不像日劇 十小時講一個戀愛故事
它是兩小時講十個戀愛故事

這部電影很英國 而且 我覺得導演把三四部電影的題材
放在一部 看這部 當然是很划算的

==========

熊的傳說 (Brother Bears)

我是很喜歡迪士尼的人

以前有聽迪士尼發言人說 他們不相信只有性跟暴力可以賺錢
他們相信 好電影 一樣會有好的票房

我也很喜歡音樂劇 聽國語歌總覺得輕輕的 聽幾遍就膩味了
沒什麼情感的重量 看音樂劇的時候 劇情使歌具有感動的力量
沉澱在心中久久不去

兩個加在一起 我也很喜歡迪士尼的音樂劇的獅子王還沒看過
光聽CD就喜歡的不得了

熊的傳說就是這樣 是迪士尼的 又有點音樂劇的感覺
在人變成熊 帶著小熊找熊媽媽的內容中 有很多感人的歌
不管是兄弟友情的歌 理想的歌 或是大家同樂的歌
都很動人

===============

愛情不用翻譯 (Lost in Translation)

這部片我很晚才看 看的時候我朋友都看過了
別人看過 就會問一下他們的意見
我是很喜歡 不過我的朋友就不一定了

我讀經班的一個女生說她很喜歡
另一個男生說 如果你看一部電影十分鐘還是沒有起伏的話
那這部片連結局也不會有起伏 就是這樣平平的

我打球的朋友說他很喜歡 因為日本就是這個樣子
他在日本出差的時候 就跟電影一樣
另一個朋友說別人告訴她很感人 可是她覺得都是抄
王家衛的花樣年華 她覺得不怎麼樣

我覺得如果你一個人出過國 可能就會有電影裡男女主角的感覺
看到一個說中文的 就會很開心

============

怒海爭峰:極地征伐 (Master and Commander)

這部電影很好看 花了好多錢拍的
聽說是西方最有名的歷史連載小說改編的
原本有20本 這部是第10本

時間是1805 在中國是清朝乾隆退位後十年
1840就是鴉片戰爭

在英國 是我喜歡的作家珍奧斯汀寫作的時間
這些都是比較粗略的時間表

故事是英國軍船和法國軍船到非洲好望角打仗的故事
一些戰爭 一些冒險 和 船上的生活 作電影的主軸
羅素克洛就是英國軍船的船長

其實冒險片緊張的地方就是不知道前面有什麼
新奇是其中很好的元素 看他們拍的這麼棒
我只能說 預算能讓想像力起飛

============

冰上奇蹟 (Miracle)

這部是講冰上曲棍球的電影

如果你有看日劇的話 最近木村拓哉
也有一部講冰上曲棍球的日劇 PRIDE

這兩部都講運動 題材是真的很像 就是
環繞著 比賽 友情 和 熱血
這就比看那個編劇的功力強 可以挖到比較深的東西

PRIDE 就會營造比賽的氣氛
日劇是很公式的 PRIDE真的是範本
一集介紹一個人 講他的生活 跟球隊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這一集的比賽對他很重要
一看就是熱血到不行 友情到無限
到最後 就是要 WIN WIN WIN WIN WIN

冰上奇蹟是不一樣的 同樣是勵志片 看不出公式
而且這是 真人真事改編的

一開始是教練很用心帶球隊 這就有 家庭 球隊不能兼顧
電影總是要有衝突的 不然就難拍了
後來就要想辦法 把球隊的變成一個家
把球員變成家人 這樣才會是一個好的球隊

還有很多這類的事 其實比PRIDE好看

這是24年前的事 電影結束的時候
還有介紹這些球員的近況 有的作生意
有的當教練之類的

=============

何處是我家 (Nowhere in Africa)


我很喜歡的一部片

其實我如果喜歡一部片 通常我會去網路上找相關資料
有時會去Yahoo看看 或看看紐約時報影評
有時就看看 DVD 的幕後花絮

下面的連結是 何處是我家作者的演講 也就是電影裡的小女孩
http://film.guardian.co.uk/features/featurepages/0,4120,918602,00.html

下面我摘錄幾段 如果覺得不錯 就連去看

I was five years, six months and seven days old when I first fell in
love. It was to be for life. Owuor was his name. He swept a stunned,
frightened little girl - who until then had thought all people were
white-skinned and everybody talked German - off her feet, threw her
into the sky and called her a "toto". That was the first word of
Swahili I learned: it means child.

In June 1938 my mother and I arrived in Rongai in Kenya. For the
previous six months, my 34-year-old father had been working out there
as a farm manager, trying to forget that in his former life he had
been a respected barrister and notary public. Having studied only
Latin and Greek, he neither knew English or anything about cattle or
crops. It took me years to understand why my parents told friend and
foe that they hated farming, but "we owe our lives to Kenya".

中間幾段電影有演 不過還是很值得看
下面兩段是她回到德國後的生活
她在報社做編輯40年 然後寫下這本小說

I was never top of my class again. Having only talked German to my
parents during the holidays, I had to start with a new language for
the third time in life - at the age of 15 far less keen to do so than
at the age of five. Learning German so that I could read and write and
get rid of my English accent took me a couple of months; the
assessment as to which is my mother-language is still going on. I
count in English, adore Alice in Wonderland, am best friends with
Winnie-the-Pooh and I am still hunting for the humour in German jokes.

All the same, I did not keep language from deciding my future. For 40
years I was arts editor at a daily newspaper in Frankfurt, longing to
be a freelance writer. I never dared, but comforted myself by writing
children's books. In 1994 the most successful of them - A Mouth Full
of Earth - was awarded a prize in the Netherlands for best children's
book. That encouraged me to write my first novel, the story of a
courageous father who taught his daughter not to hate. Nowhere in
Africa was published in 1995. Till then I had no idea that I had
remembered every scene of my childhood. Although I had been to Kenya
twice and knew that I still spoke Swahili, I was astonished how the
language flooded my memory while writing. Hoping that the book would
at least find a publisher (which it did within 10 days), I am still
amazed that it was a best-seller.

=============

少女奧薩瑪 (Osama)

這是阿富汗在塔利班政權垮臺後的第一部電影

之前是有聽過塔利班不讓女生單獨出門
也看過記錄片 阿富汗的女生控訴塔利班
連女性醫生都不能工作 那時候 她們都
不敢漏面 怕塔利班找她們麻煩

現在這些控訴變成影像 看到阿富汗的環境
塔利班不合理的舉動 老百姓想求個安定的生活
真的會覺得 原來世界上 還有人是這樣生活的

我想我大概是不會去阿富汗旅遊的 花點錢
看看他們的人 他們的環境 他們的想法
聽一聽他們生活的故事 其實是蠻值的

###########
底下是劇情 有結局

故事是一個寡母帶著她的女兒 寡母是個醫生
可是不能一個人去醫院 每天提心吊膽的
後來就把女兒打伴成男生 這樣就可以帶著母親去醫院
姑娘起來看到自己的頭髮被剪掉了 當然很傷心

後來塔利班找這些小男孩去上課 希望他們將來也會變成塔利班
這個小女孩也只好去了 七八歲的小孩就在學步槍射擊

這個小女孩被抓到女扮男裝 塔利班好像是要用石頭把她丟死
像聖經寫的那樣 後來有一個有錢的老頭 把她買回去
作了第四個妾

==============

小飛俠彼得潘 (Peter Pan)

這不曉得是第幾次的虎克船長了 看之前沒有很期待
只覺得晚上也沒有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情 就看看 DVD好了

美國好像只要有新的電影技術 就會把他們的童話重拍一遍
如果我們有翻拍的話 大概就是西遊記了 不過沒有那麼好的技術
想想 美國的小孩好像是比較幸福

看彼得潘的時候 有點像耶穌受難記
其實故事已經很熟了 覺得可能了無新意
可是看到電影 還是很震撼 很有新意

===============

搖滾教室 (School of Rock)

這部片真的很好笑

男主角是很喜歡組樂團的人
很喜歡把搖滾樂分享給周圍的人
他很認真的想實現他的理想
後來窮的連房子都住不起

我覺得我們天主教的人
如果對信仰 有跟男主角對理想一樣的態度
一定很不錯

這部片也很成功的把搖滾樂所有的特質
歡笑 反抗權威 聽音樂的感動 傳達出來
如果我們把天主教的特質 能像這部片一樣傳出來
那就更好了

看完這部片 或許會覺得 生活不是那麼苦的
如果推薦有效的話 這個真的是要滿分推薦

==============

和你在一起

我有個故事跟這部電影有關

去年這個時候 魔鬼終結者3 正要上演
我周圍的朋友都要去看 我那個週末
剛好跟另一個天主教的朋友約了
就沒跟朋友去看

後來碰到天主教的朋友 他也問我要不要看電影
我也不討厭魔鬼終結者3 只是這個朋友住的比較遠
難得見個面 就想出去走走 後來他又問我一次
我就告訴他不是很想 其實我也不討厭看電影
就問他要看什麼 他說他朋友說 和你在一起不錯
他想去看 我問他說 不看魔鬼終結者3 他說 不看

後來我就不太敢 輕視天主教的人 他們不太跟潮流走的
都還蠻有想法的 知道自己要什麼

===============
一一 (Yi Yi)

我好喜歡一一 我第一次看的時候 真的是邊看邊笑

楊德昌說這部電影 他想講生活 他覺得 生活很簡單
就像一是最簡單的字 可又沒那麼簡單
所以他又加了一個一 片名就叫一一

故事是講 我們在人生不同的階段 會有不同的生活難題
他原本是想拍一個人的一生 可又覺得沉重
後來他就決定 把每個階段拆開來 放在同一個家庭裡
用不同的人來講 每個階段的難題

所以家庭的成員 有對生活充滿好奇的小學生兒子
有開始發現人生陰暗面的高中女兒 有中年危機的爸爸
有求道的媽媽 有生病的奶奶 還有他們周圍的其他人
對生活所有的疑問或是難題

其實他處理的問題 身為天主教的我 都覺得似曾相似
不管是在生活團 或是在讀經班 常常聽到 或是討論的主題

我在猜 是不是因為這樣 他拍片的地方 就在耕莘旁邊
除了主題 連地點都跟天主教相似 我看的時候 更親切

電影裡面說 看電影 可以增加三倍的生活經驗
後來 我就常常看電影了

============

失控的陪審團 (Runaway Jury)

其實美國有律師片的傳統

電視有好多的這樣的影集 像現在的大律師 (The practice),
Law and Order 和 CSI也算是跟法律有關,
前一陣子的艾莉的異想世界 (Ally McBeal)
更早的洛城法網 (LA Law) 都是不錯的律師影集

失控的陪審團 故事是從一個人被槍殺開始
他的遺孀告槍械公司 因為他們賣槍時查驗不實
造成她丈夫的死亡

看原告和被告選陪審員的過程中 一直在猜每個人
會支持或是反對他們 看他們做的調查 從他們的家庭背景
他們對槍支的態度 一直到預測他們會判槍械公司的有罪 無罪
其實連我也跟著在猜 當我們在猜的時候 就有點偵探片的感覺

有罪無罪 其實也是自己倫理判斷的一個檢視
陪審團員怎麼判 就跟他們已往的經歷有關
天主教這麼多的心路分享 不也和已往的經歷有關
所以這部電影就很好看了

不過電影終究是電影
戲裡面的好人不一定是好人 不過是裝出來的
可演員本來就是去演一個角色 這不就是裝的

我是覺得 生活裡 我碰到的人 如果覺得不錯的
真的還不錯 不像電影裡 這麼多心機
看電影 不一定要太認真

===========

無法無天 (City of God)

如果一個國家有部好的電影 我都會比較尊敬那個國家
巴西就是這樣 之前有部中央車站 現在又有這部無法無天

這部片也是半自傳的電影 那個天主城 (City of God)
的青少年似乎都是幫派份子 幫派好像一個不歸路
一但加入了 就沒法脫離

青少年是不太懂事的 可是一拿到槍 變成可以殺人的人
事情就很難控制了 或許是因為沒有顧慮 他們比較狠
殺人跟殺雞沒多大區別 不過如果是別人殺你 那就兩樣了

這部片 真的是巴西 天主城 幫派的興衰史

==============

前進天堂

這是導演半自傳的電影 內容是 他和他太太 帶著兩個女兒
到紐約 移民的故事

劉若英的少女小漁跟這部電影類似 也是講一對夫妻
移民到紐約的故事 不過少女小漁比較像是編劇聽了
或是看了很多大陸移民的經歷 拍出來的電影
比起 前進天堂是導演自己的經歷 前進天堂是比較好看的

底下可能有提到一些劇情 可是應該不影響看電影的心情

移民的生活是有很多衝突的 看戲的人多少有些不捨
男主角想一展抱負 想演戲和拍戲 可是和到新環境很多的不適應
不管是經濟上的或是社會上的 看了讓人惋惜

兩個小女孩也恨可愛 看到別人小孩穿著漂亮的衣服 她們
穿著媽媽做的醜醜的衣服 就很不高興 跟她們的媽媽說
她們也要新的衣服 我想這對那時候的導演 應該是很心酸的回憶

電影裡 很多這樣的故事 看的時候 蠻發人深省的
劇本是導演和他兩個女兒一起寫的 這個導演很有名
所以這部片不是小成本的電影 不是像日舞影展電影的格局
有興趣 就看看吧

No comments: